如何看待哈姆莱特的"犹豫"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7/02 07:03:19
哈姆莱特有许多次可以杀死叔父的机会,他为什么一再的放弃呢?

西方文学关注人性,注重内心描写;哈姆莱特的犹豫,有对于亲情的眷恋,也有其本身性格的懦弱。不是每个人都是大英雄大革命家,做什么事都英明果断的,莎翁笔下的哈姆莱特有更大的犹豫、内心挣扎,才更有血有肉,接近人性

没有那么多次,剧中只提到一次,当时国王在祈祷,哈姆莱特担心此时下手会把他送入天堂。剧中已有解释。

佛洛伊德认为哈姆雷特有恋母情结,他心中最底层的想法是要杀叔父而取而代之,但整部作品有关此事及其隐晦,而且哈姆雷特对此也没有深切的自知。从精神分析角度讲是这样的,这造成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,思虑繁复,既隐约感到自己的罪恶,难以自遣,又有明白的杀父之仇摆在面前。

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正是这部剧的悲剧性来源,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的遭遇基本都是由于他们的性格缺陷而致,简而言之,就是"性格决定命运".这也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一大特点,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本精神,这在当时无异于一次浪潮,现在看来就没有那么冲击,这正是这戏剧的审美所在.所以说,换一个角度,不从剧情的发展着眼,而是从哈姆雷特的形象入手.我们跟古代人的思维有很大不同的,揣测他们的心理显然行不通.

太软弱